媒体化的豆瓣如何?媒体化的豆瓣能成功吗分享

  这几天,豆瓣终于更新了大版本。上一个版本3.0是去年10月底,推出“小事”等功能主打兴趣社交。豆瓣4.0推出了固定的置顶栏目,强化了首页内容,,如一周豆瓣热门影视、今晚我有空、眼界等,内容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其外,书影音这一豆瓣发家之本依然拥有主TAB,广播和小组这两个PC时代的重要功能拥有了一级TAB。

  这一次改版,我看到的最大变化,是“媒体化”,豆瓣4.0正在强化平台上的原创内容,采取编辑+算法的模式进行整理和推荐,并呈现在用户首页。加强媒体属性,突出原创内容,这样做的目的,实则是在拥抱方兴未艾的内容大潮。

媒体化的豆瓣如何?媒体化的豆瓣能成功吗

  2016年“内容互联网”时代已然来临

  移动资讯平台大战、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、百播大战和网红经济……这些现象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趋势:内容迎来黄金时代。2016年,可称之为内容互联网元年。

  支付、社交、搜索、工具、安全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已搭建完成,等于说路修好了,现在需要有在路上跑的车。内容就是“能跑的车”,它迎合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大环境,人们需要更好的精神消费,内容产业,图片、文学、动漫、音乐、视频、新闻、游戏、直播等内容,恰好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,它们可源源不断地生产,不断地消耗用户注意力,带来许多许多商业模式。

  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板块、淘宝将内容当做三大新方向之一(另外两个是社区化和本地生活化);腾讯将泛娱乐内容当战略之一,资讯、视频、音乐、文学、动漫等领域均大放异彩;百度财报中也出现了“内容”二字。除了大公司将内容当战略重心之外,有条件的App也在拥抱内容产业,UC浏览器引入信息流,微博取消字数限制转型内容消费平台,就连手机淘宝、支付宝、豌豆荚这类工具也引入供用户消费的内容。

  “内容互联网”时代已然来临,“活跃用户”不再是App的终极追求,代表注意力消耗的“使用时长”取而代之,大家争做Time Killer。

  内容消费平台这事儿适合豆瓣吗?

  豆瓣4.0改版与微博走的路倒有些许相似。豆瓣与微博一样,都是兼具社交与媒体属性的平台。微博在2015年之前一直有着社交梦,2015年开始将重心转到内容上,通过取消字数限制、扶持垂直自媒体等方式,不再只是通过短链接导流给别家的分发入口,成为一个内容大杂烩。

  过去豆瓣更偏社区一些,强调人与人围绕兴趣的交流;豆瓣4.0通过编辑+技术的方式,将各种优质原创内容放在首页供用户消费,这些内容来自书影音评论、豆列、小组、榜单、日记等板块,覆盖文艺、旅行、美食、时尚、家居等生活向内容。除了在APP功能上强化内容之外,豆瓣在内容生态上已经开始发力,例如豆瓣4.0引入了“赞赏”功能,用户可对欣赏的日记进行赞赏,未来这一形式还将支持影评等更多内容,今年5月豆瓣则发布了“站内原创声明”鼓励和保护原创内容,显然,豆瓣正在努力吸引更多优质内容。

  豆瓣加强内容,更具媒体属性,迎合了“内容互联网”这个趋势。

  内容互联网是趋势,但要做内容平台门槛却非常之高。个性化资讯唯有头条和一点在门户之外崛起了,大量同类玩家销声匿迹;视频、音乐、游戏、动漫、文学等内容平台,更是BAT的菜。所以,大多数“内容创业”的玩家,均是在给平台做内容。要做内容平台,即要用用户来消费内容,又要有人来生产内容,二者缺一不可,一般的玩家很难同时搞定两端。

  豆瓣并非土豪、不靠大树,凭什么做成“内容消费平台”这事儿呢?

  1、豆瓣有天然的内容消费属性。

  手机百度、UC浏览器、豌豆荚等工具类起家的平台要做内容消费平台,缺乏基础,因为用户使用你是为了“解决某个问题”,而不是“进行内容消费”。豆瓣则不同,豆瓣最初对用户价值确实是工具,标记、点评和发现好的电影、书籍和音乐的工具。然而,豆瓣在之后内容已越来越多,尤其是兴趣类内容,如书影音的评论,再比如小组里面的帖子,还有豆列、日记等等,都是内容。除了豆瓣之外,还有豆瓣FM、豆瓣阅读等子产品,它们更是直接提供文化内容消费。所以,豆瓣本身就有很强的内容消费属性。

  2、豆瓣定位是“我们的精神角落”。

本文来自网络收集,不代表计算机技术网立场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
ctvol管理联系方式QQ:251552304

本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ctvol.com/cyfx/487232.html

(0)
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
下一篇 2020年11月11日

精彩推荐